乾隆宝坻县志(1-3册).pdf下载《宝坻县志[乾隆]》清乾隆十年(1745)出版图书,作者是洪肇楙。
清洪肇楙修,蔡寅斗纂。洪肇楙,字时楙,号东阆,歙县人,雍正进士,曾两任宝坻县知县。乾隆四年(1739)伍泽荣任宝坻县令后,搜集各种资料纂辑县志,然事未果而人离任。洪肇楙接任县令后,亦广搜博采,准备修志,终于乾隆十年(1745)春设局纂成。刻印。卷首有各种序十四篇及凡例和若干图。正文十八卷分为十六门,依次为职方、形胜、建置、祀典、赋役、乡闾、风物、职官、选举、封表、人物、列女、拾遗、别录、集说、艺文。其集说志在志书中为首创,凡民生利病不能列入他类者,则皆入此门,其与章学诚掌故之义略同,殊为可取。其于旧志所载事实、年代、姓名、职官等谬误,皆能一一更正。
乾隆十年《宝坻县志》是宝坻有史以来内容最为翔实、体例最为完备的志书,被称为北京地区名志。该志记载有宝坻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大量信息,是宝坻保存最久、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
宝坻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有人类聚居、繁衍和生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此地归属屡易,直至金大定年间(公元12世纪70年代)始建县。
夏、商时(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11世纪)“省幽并冀”,转属冀州。秦(公元前221年至前206年)分全境为四十六郡,此地属郡仍称渔阳。三国时期(220-265),此地乃曹魏之领地。隋代(581-618),此地属冀州诼郡。唐代(618-907)初期,“高祖改郡为州”。
西汉置雍奴县。唐天宝元年(742)改称武清县。辽会同元年(938)割武清、潞、三河等县置香河县。金大定十二年(1172)分香河建县,取《诗经》中“如坻如京”之意,命名为宝坻县。
承安三年(1198)升为盈州,泰和四年(1204)又废州为县。
宝坻的“坻”字,原只读“ chi”,水中高地之意。据传,清朝乾隆巡游到此地,脱口念成宝坻“ di”,从此就成了金口玉言。
————————————————————————————————————————————————
原夫志书之作,始于地志,防自图经。尚已宝坻县志,为前清乾隆乙丑为知县洪肇楙所修,体例完善,卓卓为近畿志书之冠。迄今百有余年矣!时异世殊,风云叠变,征文考献,杞宋难定。属以连岁水灾,又值兵燹,流亡载道,储蓄皆空。因循至今,续修未果。民国六年,部令征取各县志书,以备掌故。美咸适权斯土,官书久佚,苦无以应。追忆前清光绪丙子随侍先大夫如江公任此曾借阅此书,谅邑绅必有藏者,遂遍加搜访,仅于方绅毓桐、马绅信芳两家求得残帙两函,集成全璧。乃捐俸以为之倡集,赀石印。因邑分存并赓其传。此后岁稔财丰,尚赖与邑人士共谋增辑。惟茲事体大,恐宏愿之难偿,倘继志有人,望成功于贤者。爱志缘起,以俟将来时。
中华民国六年五月
宝坻县知事海宁查美咸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