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续平度县志(全二册).pdf下载
民国《续平度县志》提要
丁世平修并序一,刁承襄序二,尚庆翰纂并序三、68人参修。民国二十五年(1936)莱阳昌阳书局铅印,8册30万字。民国废州设县,故称县志。丁世平,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任平度县长。刁承襄,民国二十五年任平度县长。尚庆翰,字屏臣,号屏山,城关镇尚家疃村人,清举人。本志由19人组成修志委员会主持修志。本志有新政内容,但观点仍旧,大量捻军活动称“捻匪之祸”。
民国《续平度县志》篇目
卷首、序、列言、舆图等。一、疆域志:沿革、山川、道里、乡镇、户口、物产、风俗、宗教、金石。二、政治志:职官、选举、封赠、荫袭、议会、学堂毕业、典礼、学校、废举、财政、兵防、兵匪之祸、枪会、剿匪。三、人物志:官师、宦绩、忠义、孝友、单行、文学、艺术、外徙、流寓、列女。四、民社志:农业、工商业、钱币、物货、平粜、民众团体。五、艺文志。辨正、附记。
民国《续平度县志》序一
县有志书,犹国之有史也。盖志所载,政治风俗之嬗变,人事文物之隆替,以及忠义、孝友、笃行、文学,皆所以秉先哲而昭来兹者也。
余于民国二十三年秋摄篆平度,下车伊始,奉令督修县志。遵即筹定经费,设立志局,延聘地方土绅耆宿,组织编纂委员会分任其事。未及告竣,越年奉命调署章丘。现总纂尚君屏山,以编纂完成拟付剞劂,函寄稿本请余为序。余戎马半生,薄书鞅掌,自愧翰墨久疏,无以为应,继思尚君期年之间殚思构虑,能将近百年断续之事,劳搜博采,汇成巨编,未便恝置。披览之余,不特体例详备,纲目明晰,而意在善善,从长保存文献,尢令余感叹不已也。且《平度州志》修自清道光二十九年,已将百载。中间迭经重修,未能完成付梓,历次稿本散乱残缺。其幸而未尽湮者,端赖王君菘翰草稿之存。今尚君及编辑同仁搜集而整理之,洋洋万言,汇成巨观,庶几一邑文献借此长存,后人览之,亦得有所依据而征信也。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冬十二月,前平度县县长夏邑丁世平序于章丘官廨。
民国《续平度县志》序二
学人称纪载之书,或统言曰“史乘”、“史国”。史乘即邑志,非古所谓晋之乘也。志之体例有与国史同者,有与国史异者。然欲求志书之完善,非深通史法具才、学、识三者之长,则其书虽成亦不为识者所推重。以是古之志书如《武功》、《灵寿》,在今人虽有异论,要不能不谓为名著。
平度志书,余所见者唯“道光志”,二十六年保令在任所编纂。前此康熙五年知州李世昌所修之志书,板已久毁,其书亦仅有存者。光绪十九年、三十一年,省札饬修《平度志要》、《乡土志》,并颁发条例。二书成,亦未经印行。二十三年冬,前县长丁君济岑奉省令,招集各机关立“续修县志委员会”,延尚、李、崔三君分任编纂。第五路民团指挥张公以局中经费不足,复捐廉助之。尚、李、崔三君皆学有本源,熟志乘之义法,深知其难,不肯苟且从事。余莅任后至十一月,书成脱稿,属余弁数言于卷端,余因序其事之缘起如此。至于新志之体例、纲目,际时势而与前志有异同,与夫编纂者用意之所在,则阅者能自得之,无待余之赘言也。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冬十二月,平度县县长刁承襄撰。
民国《续平度县志》序三
邑之有志久矣。凡知政知学者夙重之。志之要端有二:曰条理、曰文法。而文字犹其后也。条理显,而义法隐。条理必因时势而变易,文法不能随风气为转移。记事贵乎翔实,苦于纷错,不免疏舛;名词限于时代,务求雅洁,又失其真。诚如实斋章氏之言。县署别设一志科,以予储他日修志者之资料,而久之司守者非人,势必归于腐烂破残,即幸而保存弗失,整理编辑仍须知学能文者为之。不然,则是簿记也,非志书也。甚矣,其难也!
民国七年,邑之官绅有议修县志之举。当时耆旧犹有在者,掌故考校尚易为力,卒以同人意见不合而止。去今又十余年矣。猥以衰躯当兹重任,师资既失,就正无从,幸赖李、崔二君同志同学,不吝启迪,共负其艰,以底于成。而耿耿此心,终有所愿未遂之憾。尚望阅是书者之匡我不逮也。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冬十二月,邑人尚庆翰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