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门源回族自治县概况 修订本》
【作者】:《门源回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门源回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编
【出版社】:北京:民族出版社
【时间】:2008
【页数】:258
【ISBN】:9787105085910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
三、水文
四、气候
第二节 物产资源
一、土地资源
二、草场资源
三、森林资源
四、野生动植物资源
五、矿产资源
六、水利资源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一、人口
二、民族
第四节 境域区划
一、境域变迁
二、行政建制
三、行政区划
四、乡镇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第一节 历史沿革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第三节 土地改革
一、减租反霸
二、土地改革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
一、农牧业合作化
二、手工业合作化
三、商业合作化
四、人民公社化
第五节 改革开放
一、农牧业经济体制改革
二、城镇经济体制改革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自治地方的建立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立
一、中共门源回族自治县委员会
二、中国共产党门源回族自治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三、门源回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四、门源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门源回族自治县委员会
第三节 法制建设
一、机构
二、社会治安管理
三、打击刑事犯罪工作
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工作
五、立法、普法和法律服务
第四节 民族关系
第五节 人民生活
一、农民生活
二、牧民生活
三、城镇居民生活
第四章 农业
第一节 农业
一、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
二、门源农业生产现状
第二节 畜牧业
一、基本状况
二、特色畜种
三、畜种改良
四、草原建设
第三节 林业
一、全县森林资源
二、营林生产
三、森林资源管理
四、森林保护
五、重点工程
六、机构
第四节 水利
第五章 工业
第一节 能源生产
一、煤炭
二、电力
第二节 工业企业
一、农畜产品加工业
二、建材业
三、机械修造、塑料加工
四、轻纺工业
五、省、州驻县企业
第六章 交通通信
第一节 公路
一、古道
二、公路
三、桥梁隧道
四、公路养护
五、公路运输
六、交通管理
第二节 邮政
第三节 电信
第七章 财政金融
第一节 财政
一、机构
二、财政收入
三、财政支出
第二节 税收
一、机构
二、税收体制改革
三、税收
第三节 金融
一、机构
二、银行业
三、保险业
第八章 贸易
第一节 国内贸易
一、茶马互市
二、机构
三、商业经营
第二节 对外贸易
第九章 旅游
第一节 旅游资源
一、民俗旅游资源
二、生态旅游资源
三、宗教文化旅游资源
四、浩门马、白牦牛文化旅游资源
五、节庆文化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景区景点
一、仙米国家森林公园景区
二、百里油菜花海景区
三、岗什卡雪峰、草原景区
四、民俗风情
第三节 旅游服务与设施
第四节 旅游经济
第十章 对外开放
第一节 招商引资
第二节 对外交流
第三节 经济技术协作
第十一章 社会事业
第一节 教育事业
一、小学教育
二、中学教育
三、幼儿教育
四、民族教育
五、职业教育
六、扫盲教育
七、信息技术教育
八、教师队伍
九、校舍修建与设备配置
第二节 科学技术
第三节 文化艺术
一、文化工作
二、群众文化
三、文物工作
第四节 档案、图书发行
一、档案工作
二、图书发行
第五节 广播影视
一、广播
二、电视
三、电影
第六节 体育
一、机构与设施
二、学校体育
三、群众体育
四、体育竞赛
第七节 医疗卫生
一、机构
二、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三、医疗设施
四、队伍建设
五、地方病防治
六、食品卫生和公共卫生
七、爱国卫生运动
第八节 人事劳动
一、机构
二、人事工作
三、就业和再就业
第九节 社会保障
一、社会保险
二、灾害救济
三、社会救济
四、五保供养
五、残疾人福利
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七、优抚保障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
第一节 城镇建设
一、县城建设
二、城镇管理
三、房地产开发管理
四、城乡建设规划
五、防灾救灾工作
第二节 主要集镇
一、青石嘴镇
二、东川镇
三、泉口镇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
第一节 环境状况
第二节 环境保护
后记
修订后记